眾所周知,我國專利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以及外觀設計專利三類。而在以前,實用新型專利的存在感卻非常弱,一說到實用新型,許多企業都不屑一顧,國際上比較專利數量,也基本會把實用新型排除在外,單獨比較發明。企業上市科創板時,證明其科創屬性也主要用發明專利。而企業的各種各種評獎及宣傳中,一般也只看重發明專利。
然而據數據顯示,去年實用新型專利的授權量已經突破了三百萬件,足足有311,9990件之多,今年剛開始,僅一月份實用新型專利的數據也達到了打破記錄的30,3431件,增長率高達70.9%。為什么沒有補貼,也不能當做各種榮譽的實用新型專利,為什么沒有大幅降低,反而一反常態的持續暴漲呢?
或許是因為我國實用新型專利有著以下下幾個獨特的魅力。
第一:實用新型授權快,一般8到12個月就能授權,而發明專利除了預審通道等特殊情況外,一般也要兩三年。所以,現在很多國外專利進入中國的時候也選擇同時申請實用新型,對于熱銷產品,時間實在太重要了,不少產品,專利未授權,已經有大量的模仿者。這時候有個實用新型專利可用,對于市場競爭來說至關重要。
第二:實用新型的創造性要求低,授權容易無效難。實用新型不但在申請的時候無須實質審查,由于創造性要求低,在無效的時候,請求人就需要出動更強的對比文件。雖然整體上,實用新型的無效幾率更高,但那是沒有實質審查的原因導致的。同樣的技術方案,申請為實用新型肯定比申請為發明更難無效。
第三:發明專利審查越發嚴格,很多企業申請實用新型避險。在國家提高專利質量、從嚴審查的戰略下,很多企業選擇申請更多的實用新型。大家實踐中可能都有體會,現在中國的專利審查越來越嚴格了,許多專利在美國授權、甚至歐洲授權,但是卡在國知局了。對于一些比較重要的方案,授權與否對企業比較重要,這時候申請實用新型是個比較好的選擇。在發明提案的授權前景不到50%的時候,這個方案是放棄還是繼續申請?如果只有發明的情況下,企業或許需要猶豫,要不要花費這個成本,但是有實用新型的這個選項的情況下,企業將很多本打算放棄的提案申請為實用新型。
第四:實用新型的申請成本遠低于發明。實用新型一般不需要答復,技術方案只涉及形狀與結構,篇幅通常不會太長。這樣代理人容易上手,這就導致撰寫的代理人數量大。比如軟件、電子類的申請,特別是技術難度高的方案,可選擇的代理人相對少。實踐中,實用新型的報價很多只有發明的60%甚至不到一半。
實用新型授權快、無效難,維權的效果與發明也沒有實質差別,雖然需要出具評價報告,但是一旦評價報告比較正面,反而讓申請人更有信心。實用新型最大的缺點就是保護期限短,只有10年,不過大部分發明的維持期限都不到10年,而且發明審查也會耽誤幾年時間。這樣算下來,保護期限一般也夠用了。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實用新型專利越來越受企業歡迎的原因,就是因為實用新型是在太實用了。
【實用新型太實用,國內企業紛紛申請和購買】相關文章:
專利購買途徑: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市場解析 10-28
實用新型專利轉讓價格一覽表 10-14
實用新型專利買賣網 09-06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中的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對比及選擇 09-05
購買實用新型專利一般價格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