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利申請與購買的區別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對于提升企業形象和獲得政策支持的重要性。在申報過程中,企業常常糾結于是申請專利還是購買專利。申請專利和購買專利有什么區別?對于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何影響呢?
在開始我們深入探討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具體要求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申請專利和購買專利之間的區別。
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分中,自主研發并申請核準的專利可以獲得最高6分的加分,而通過受讓、受贈或并購等方式獲得的專利最多只能加3分。
購買專利是企業相對快速獲得知識產權的途徑,在辦理專利權變更后,企業就可擁有該專利。申請專利則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審批。例如,外觀設計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從申請到核準需要6-8個月,而發明專利的審批時間更長,短則1年,長則需2-3年。
購買專利,特別是包含高含金量的Ⅰ類知識產權(如發明專利)時,價格較高,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申請專利只需支付申請費用,但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在決定申請專利還是購買專利之前,企業首先必須了解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對知識產權的要求。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或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無論是自主申請專利還是購買專利,只要是企業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都可用于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但專利必須經過核準授權。
高新技術企業評審采用打分制,其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是首要指標,占總分的30%。為獲得高分,申報時需要具備1項Ⅰ類知識產權或5項以上的Ⅱ類知識產權。Ⅰ類知識產權包括發明專利(國防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Ⅱ類知識產權包括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和計算機軟件著作登記權。
若企業未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需要在來年或多次申報。Ⅰ類知識產權中的發明專利可以重復使用,而Ⅱ類知識產權則不能。
對于企業來說,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時選擇申請專利還是購買專利都有各自的利弊,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
如果企業選擇申請專利,就要提前規劃。否則,由于時間限制,無法將專利納入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中。
購買專利是一種快速獲得知識產權的方式,特別適合急需知識產權的企業。此舉能夠減少等待審批的時間,幫助企業更快地滿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要求。
申請專利與購買專利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做出選擇。無論是申請專利還是購買專利,都必須確保所獲得的專利與企業的核心產品技術相關,以免在申報時成為無效專利。對于企業來說,選擇適合自身需求且具備一定市場競爭力的專利非常重要。
【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利申請與購買的利與弊】相關文章:
專利布局策略九種包括什么? 10-29
知識產權、研發投入、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的三大法寶 09-25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專利到底要多少才夠? 09-24
2024年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問答 07-11
高新技術企業每三年復審一次,專利需求與認定標準 06-24